1。 1。1 算法的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 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教师课时教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3。4基本不等式(第3课时) 课标要求 进一步掌握基本不等式
教师课时教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3。4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 课标要求 掌握基本不等式
教师课时教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1) 课标要求 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一、课标要求: 教材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当作三种重要的函数模型来学习,强调通过实例和图象的直观,揭示这三种函数模型增长的差异及其关系,体会建立和研究一个函数模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具体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1.3.2 函数的奇偶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态与价值: 通过函数的奇偶性教学,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 1.2.1 函数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 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与意识.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使用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课标要求: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