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数学教案 > 高一 > 正文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摘要: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要使学习有成效,教学中应注意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充分让学生尝试、发现、自我建构,有助于真正体现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为学生动手参与课堂教学、主动的探索、研究问题提供了空间。本文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为例,设计了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方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方法与过程
1.探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
2.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交流中获益。
3.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观察、探究、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知识与技能
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类比,体会事物间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辨证统一思想;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协同合作研究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在校园网的Web教室里为学生搭建教学平台。利用《几何
画板》制作探索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几何课件;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资源库及测试题库;开放专题学习网站,延伸学生的课后挑战。
2.学生准备: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预习本课知识。
三、自主学习设计: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此理论基础上,本节采用其中的 “支架式教学方法”。首先为学生搭建探究问题的平台,学生通过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通过探索、实验来获取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