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数学 > 初三上册 > 期末试题 > 正文

:初中三年级数学(上)期末监测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2-24
:

初中三年级数学(上)期末监测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若、是方程的两个根,

那么+=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和,则PQ=

3、若方程的判别式的值是4,则P=

4、如图,在⊙中,若圆心角∠AOB=80°,

则圆周角∠ACB=

5、在Rt⊿ABC中,∠C=90°,AB=13,AC=12,

则cosB=  ,   tanB=   ­­­

6、已知两条平行弦AB、CD的长为6㎝和8㎝,圆的半径为5 ㎝,

则两平行弦之间的距离为

7、过原点且与平行的直线是

8、如图,⊙的半径为13,弦=24,是弦上的一个动点,那么的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PA 切⊙于A,弦AB⊥OP于D,AB=8,OD=3,

则PA=

10、点P在第三象限,则直线经过第

象限

得分

评分人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在Rt△ABC中,∠C=90°,若∠B=2∠A,则sinA=(

(A)     (B)    (C)     (D)

2、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

(B)

(C)    (D)

3、关于的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总有实数根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没实数根

4、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B)(C)(D)

5、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为(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若如图,△ABC内接于⊙O,,DC是过C点的切线,则等于(  )

(A)

(B)

(C)    (D)

7、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矩形   (C)正方形   (D)圆

8、方程组的解是(

(A)       (B)

(C)    (D)

9、将二次三项式进行配方,正确的结果应为(  )

(A)  (B) (C) (D)

10、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弦。

若AB=10㎝,CD=8㎝,那么A,B两点到直线CD的距离之和为(   )

(A)12㎝  (B)10㎝  (C)8㎝  (D)6 ㎝

得分

评分人

三、(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解方程

2、计算

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点,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并画出这条直线。

4、已知关于的方程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设方程的两根为,如果,求的取值范围。

得分

评分人

四、(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如图,AB是⊙的直径,AD⊥CD,BC⊥CD,且AD+BC=AB

(1)  求证:⊙与CD相切;

(2)  若CD=3,求AD·BC的值。

2、甲、乙两个商店到同一厂家按同样价格购进同一种方便面,共进货100箱,但甲、乙两店进货数量不同。由于两店所处的位置不同,因此,两店的销售价格也不同,两店将所进的方便面全部销售完后,销售额相同,如果将甲、乙两店的进货量互换销售,并保持两店的原销售价格不变,由此甲店销售额为2700元,乙店销售额为1200元,问甲、乙两店谁在原销售中获利较多,为什么?



初中三年级数学(上)期末监测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初三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考试
下一篇: 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3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