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通过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教案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了解宇宙的目的; 宇宙中的天体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根据同学回答情况适当鼓励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教学设计 一、主要的理论依据 1.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的理论和实践是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一门学科是60年代末在美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学习目标:1. 读图概括农业区位因素的含义。 2. 根据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城市化一、课标要求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学习目标1、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图(图2.17)或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说出城市化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课标要求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二、学习目标1、读我国城市分布图,依据图例说出我国城市等级划分层次、依据与标准;对比东部与西部城市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空间尺度2.了解自然带的概念、类型和分布3.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二、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不同自然带的景观图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