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地理教案 > 高一 > 正文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 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含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0-09
: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1.识记河流主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类型。

2.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影响。(重难点)

3.应用河流特征判断地形特征。(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阅读教材P77~P80上部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侵蚀地貌

(1)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的地貌。

(2)河流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

发育阶段

外力作用特点

河流地貌特点

初期

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

发育阶段

外力作用特点

河流地貌特点

中期

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后期

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型

2.河流堆积地貌

(1)形成: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而成。

(2)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的位置和形成

类型

位置

形成

洪积—冲积平原

山前

由洪(冲)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相互联合而成

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

三角洲平原

河流入海处

泥沙堆积而成

正误判断:

(1)河流下游以堆积地貌为主,没有侵蚀地貌。(×)

【提示】 只要有河水流动的地方,就有侵蚀地貌的存在。

(2)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造成的。(√)

【提示】 长江三峡是长江切开巫山山脉而形成的河流侵蚀谷地。

(3)三角洲地貌都出现河流入海口处。(×)

【提示】 河流入海口处或河流入湖口处都会形成三角洲地貌。

教材整理2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阅读教材P80下部至P83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河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 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含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