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
1. 读图概括农业区位因素的含义。
2. 根据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 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资料,能够说明某一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产生原因。
4. 结合案例,能够分析影响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并结合事例说明如何进行农业区位的选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难点:分析影响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教学内容安排:
知识结构:
教学思路:
学时建议:1学时
教学资源建议
1.本节教材中的数据、图像、文字资料。
2.《世界农业总论》张同铸等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0.4
3.《中国经济地理》杨武杨 主编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8
4.生活经验 当前某些农产品价格浮动的现象
5.相关网站:
教法与学法策略
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读图3-3及景观图,分析概括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通过案例分析讲授或探究农业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
2.农业地域的形成
(1)读图分析讲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案例及地图,分析讲授各地区不同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是怎样形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
(2)读图探究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案例与地图,或利用学生搜集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讨论、分析、探究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过程和原因以及特点。
课堂评价建议:
1.用农业生产的景观图,说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也不相同,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就是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