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分析生态瓶的制作及“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的活动,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分析生态瓶、凯巴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理解生态系统三种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食物链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第2节 生态系统概述 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多样性之后,认识到多种多样的生物生活在自然界中,那么生物与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本节教材通过介绍北美凯巴森林的自然状况,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同时又为下节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联系作用。 一、教学目标:
第1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举例说出水、光、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总结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提高分析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生理特征,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第3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类群(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掌握各类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 3。归纳出植物类群进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藻类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一养鱼缸(水已变成绿色),提出问题:鱼缸中的水为什么会变绿,什么原因会使水变绿? 组织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讲解:鱼缸中水变绿主要原因是因为水中存在着一种植物,即藻类。藻类的种类非常多,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藻类。 (二)讲授新课:
第2节 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原生生物的特征及其主要类群; 2。 掌握原生动物的结构特征、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掌握藻类的结构特征、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第1节 生物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列出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说出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举例说明对生物进行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编制一张简单的生物检索表。 【过程与方法】
第3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四种类人猿和人类的关系,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概述古猿到人类的具体进化过程和原因。 3。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