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确立依据
核心素养
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勇于探究: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课标依据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认识自我”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自尊自强”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二)具体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拥有青春的快乐,在体验中感悟青春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探究合作来解决问题。
3.知识与能力
青春含义的理解;青春的意义。
(三)重难点
重点:青春的意义。
难点:青春含义的理解。
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个体主动地构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基于此理论,在教学“青春飞扬”部分时,我采用了活动学习法,设计了多样的学生活动,如“多媒体展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多样的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