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确定的质量。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固体和液体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总是能充满它所在的空间。 能够使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2.科学探究 能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液体是否有确定的体积。
第一课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2、科学探究 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有确定的形状。
3.4 土壤的保护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 2.会做水土流失的对比试验。 3.知道人类的破坏土壤的行为有哪些。 4.意识到保护土壤及环境的重要性,愿意为保护土壤出一份力。
第四课 土壤的保护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人类破坏土壤资源的事实,学会一些保护土壤资源的力所能及的方法。 2.科学探究 会推测土壤被破坏后产生的严重后果,在阅读、交流过程中了解事实,能够展示自己的技能宣传保护土壤资源。 3.科学态度、STSE 珍惜土壤资源,具有参与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土壤资源。 辩证理解土壤、动植物、人类互相依存的关系。
3.3 土壤的种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2、了解土壤中砂、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 4、了解不同土壤历史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第二课 土壤的成分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包括有砂、黏土、水、空气,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动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腐殖质。 2、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土壤的组成成分。 知道借助工具和科学方法探究土壤的成分。 3、科学态度、STSE 在自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土壤标本土壤成分比例有所不同。
第一课 采集土壤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学会制作土壤标签;在采集土壤标本的时候能够认真观察记录自己的发现。 2、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采集标本活动,初步发现土壤中的成分,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3、科学态度、STSE 对研究土壤产生兴趣。 发现不同地点的土壤有所不同,觉察人、植物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的种类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会做土壤鉴别类型的实验。 2、能够开展小调查活动,了解本地土壤类型。 3、能够做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实验。
2.5 珍稀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例说出几种常见珍稀野生动物的名称和他们的生存状况。 (2)阐明造成珍稀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原因。 (3)说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具体措施。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