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十个百是( ), 10个千是( )。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一、本节重点讲解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方法,以及与切线相关的圆中的几何计算问题。 切线辅助线:①有交点,连半径,证垂直;②无交点,作垂直,证半径。
教学目标: 1:理解手拉手模型的概念,并掌握其特点 2:掌握手拉手模型的应用
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对物体位置的准确描述。
1.通过数数的活动,直观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知道计数单位“十万”与“万”的十进关系,感受大数的意义。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数的过程,认识“万位”与“十万位”的位置关系,理解十万与计数单位“十万”意义上的区别,体会位值概念。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一万和十万究竟有多大,进一步发展数感。
1.旧知铺垫。 (1)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各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列出算式。 (3)反馈计算结果。 114×2=228(分) 114×5=570(分) 114×10=1140(分) 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1.结合生活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抽象能力。 2.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发展空间观念。 3.在从实物原型抽象出“线”的活动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通过游戏活动,体会游戏的公平性,能正确判断一些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2、会设计简单、公平的游戏规则。 3、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直观感受。
1.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中,体会割补法的应用。 2.能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灵活运用割补法正确计算其面积。 3.能解决生活中与组合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认识数学的价值。
本单元将围绕分数的认识展开教学。在三年级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公倍数、约分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