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方程的意义,领悟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进行简单的辨别. 2.初步学会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
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并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4.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角的大小的研究过程,体会角的比较和线段的比较方法的一致性。 2、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 3、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的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联想等思维方法。
教学要求 1、会用度量法和叠合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理解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并能借助角的平分线的定义解决问题。 3、理解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会进行角的运算。
教学要求 1.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2.理解平角、周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常用度量单位:度、分、秒,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 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3、会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理解线段和、差的概念及画法。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教学要求 1、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能借助尺、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了解线段的中点及线段的和、差、倍、分的意义,并能根据条件求出线段的长。
【教学重点】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几何语言,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要求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 2、理解直线的性质,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