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等能力。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3、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2、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一、教学目标 1、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规律发现的过程,尽可能让学生活动。 2、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了解倒数的概念,理解零没有倒数,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4、理解几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的确定。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加减运算法则和加法运算律. 2、教学难点: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2、能力目标:掌握简便运算的常用策略,渗透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学会 画图分析法。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公式的简洁美,对称美。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增强自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2.3 绝对值 教学要求 1.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 2.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3.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2 数轴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理解数轴的三要素。 2、掌握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法,以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理解相反数的意义及求法。 4、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2.2 数轴 教学要求 1.明确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会画数轴. 2.能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能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2.1 有理数 一、 背景知识 《有理数》选自浙江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中的第二节,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的大门。《有理数》是本章的第二节。本节内容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引入确实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感受到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是在小学学习自然数和分数之后,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充,是自然数和分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绝对值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