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 > 正文

:最新六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22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8-19
:

22、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这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两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写的是让孩子在听说实践中潜移默化感悟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读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一出生就被各种各样新鲜的科技产品吸引,动手动脑的机会越来越少,关于怎么学习,如何学习的思考也是很少进行,基本都是浇灌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很少。这篇课文刚好用浅显易懂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来告诉学生学习学问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让学生不断的阅读,读顺,背诵诗文。在一遍一遍的反复阅读中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理解《观书有感》,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明白诗人借方塘表达的感受。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教学难点】

1、《冬夜读书示子聿》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2、《观书有感》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音乐播放器。

【课时安排】

两课时,《冬夜读书示子聿》以及《观书有感》各一个课时。

最新六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22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