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 【教学目标】 1、初步领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能够将物体按照颜色、大小、形状、形态等分类。 3、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归类的能力。 4、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各种分类方法,会用各种方法进行分类。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生活中的数 可爱的校园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3。在数数的活动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1页综合与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上不同的位置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巩固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2、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出不同的数的过程,发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摆法,感悟摆出的数的个数与所用圆片个数之间的关系。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孙海燕 上完这节综合实践课,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年级的孩子既活泼又难把握,苦于在放与不放之间找最佳支点,怎样让孩子发现数学的乐趣,并能怎样自主的探索其中的规律这些都是我课前课后不停思索的问题也是我所欠缺的地方。回顾本节课,通过几位老师的点评,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一下几点:
案例2 【教学片断】(一上:“小明的一天”认识钟表的探究新知环节) 师:从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讨论2分钟后,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生1:我看到了有12个数字。 生2:我看到有两根针。 生3:我还知道比较长的是分针,比较短的是时针。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真棒!时针和分针长得一样吗? 生:不一样!
第一单元 准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有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 “数一数”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美丽的校园”情境图;二是从 “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10以内的、用集合圈呈现出来的人或物;三是配合此部分内容的练习题(练习一第1题、第2题)。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有如下特点。 (1)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提供丰富的计数资源,并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2)丰富的计数资源为学生充分计数服务。
2019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这学期,任一年级数学课程。本班共有24人,其中男生有11人,女生有13人。虽然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第一单元 加与减(一) 【教材分析】 学生已学过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他们不但掌握了相关的计算方法,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关于数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这就为本单元学习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同时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又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与乘除法运算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道理的基础上掌握运算方法,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通过对一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对减法的意义已经有所体会,并且知道从总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可以用减法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
1、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海底世界——数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