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学习目标
1.了解浮力的定义。
2.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
3.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4.通过探究实验,理解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自主探究
学点一:浮力的存在
活动体验:
(1)用手下压水中的饮料瓶,手有什么感觉?
(2)把系有乒乓球的细线固定在烧杯的底部,往烧杯中加满水,用剪刀把绳子剪断,观察乒乓球的运动轨迹。
探究实验:称重法测浮力
(1)先测出铁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2.2N;
(2)把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0N;
(3)根据物体的状态和平衡力的条件,可以推出F浮=G-F=2.2N-2.0N=0.2N。
总结归纳: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学点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创新实验:(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
(2)将瓶口堵住,乒乓球浮起。
请解释实验现象。
观察分析:在甲图中乒乓球受到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下表面不受向上的压力;在乙图中乒乓球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向上的浮力。
自主学习:浮力产生的原因
引导观察: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的前后表面、左右表面处于同一深度,受到的液体压强是相同的,只有上、下表面的深度不同,液体对上表面的压强小于对下表面的压强。
观察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归纳总结:浮力产生的原因: ,F浮= 。
学点三: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实验: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后深度的关系
(1)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2)把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计算物体所受浮力。
物体的重力G/N
物体上表面浸入液体的深度h/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