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边沿在哪儿》教学设计
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杨卡,他对“世界的边沿在哪儿”这一问题产生了不可抑制的好奇。文章以杨卡的疑问为线索,描写了疑问的产生,以及杨卡对这个疑问的思索及探寻。文中人与景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把一个七岁男孩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不禁要对杨卡的执著发出赞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杨卡对“世界的边沿在哪儿”的思索与探寻,感受杨卡那份纯真执著的好奇心。
3.体会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静心读书,自读自悟,抓住“杨卡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和“杨卡是个怎样的孩子”充分理解全文。
2.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像杨卡一样寻找世界的边沿。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纯真执著的杨卡的引领下,学会坚定执著地对待疑问。
【教学重点】
理解杨卡对“世界的边沿在哪儿”的思索与探寻,感受杨卡那份纯真执著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
体会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
一、揭示课题,直接导入:
1.出示傍晚时分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学生畅谈。
3.有这样一个小男孩儿,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世界的边沿在哪儿?”这节课,就让我们和这个小男孩一起,去寻找世界的边沿。
4.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