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系统。
2.让学生经历前后不同阶段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测量活动。
3.让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让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
5.使学生知道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6.学生会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7.培养学生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8.认识到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师:课件、测肺活量的装置、水槽1个、广口瓶3个、玻璃片3片、水、火柴。
生:心跳与呼吸次数记录表1张、塑料口袋1个、粗吸管1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当我们跳动时,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揭示课题: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探索研究
1.测量心跳和呼吸
(1)出示心跳和呼吸记录表。
(2)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采集这组数据?
(3)讲述:实验时同学要两人一组,一人作为数据采集对象并负责呼吸的数据采集,另一人负责采集心跳数据,并填写好表格。
(4)学生测量心跳和呼吸活动。
(5)交流测得的结果。
(6)问:跳动前后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解释两种数据的变化?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