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物理教案 > 九年级 > 正文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新人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8-05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教材分析
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由于学生可能对“电磁波”这个名词还有些陌生,并不能深入体会到电磁波的存在。根据教材内容在安排本节时,是由学生身边生活事例来引入新课的,并通过事例和演示实验的方法,注重让学生在从身边的知识、熟悉的事物中去感受到新生事物的思想。本节内容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活动紧密结合,为学生学习无线电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物理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更生动的了解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了解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
4.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电磁波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掌握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电磁波的传播。
【教学难点】
电磁波的产生。
课前准备
移动电话、真空瓶、抽气机、广播、电池、导线、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固定电话之间有电话线连接着,信息是由电流通过电话线传递的。移动电话之间没有电话线连接,它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收到几个节目,但是收音机、电视机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并没有连着线,那它们是怎样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
二、知识讲解:
电视台通过电磁波,将精彩的电视节目展现给我们。移动通信设备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联系。它们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活动: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总结:木棍在水面上振动产生波;说话时的声带振动在空气中形成波;当导体中有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里就会激起电磁波。
结论: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电磁波。
(二) 电磁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新人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