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让学生观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通过实验学生能比较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相同与不同。 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4.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
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1. 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2. 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收集、记录和解释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一个月的当地的天气信息。 2.使学生知道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学生会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4.让学生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6.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2.学生能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天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3.使学生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5.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 2.让学生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3.学生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 4.让学生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4.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风吹动小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 2.让学生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3.学生能自制简易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4.让学生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温度与气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测量气温和分析气温变化规律的活动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技能。 2.让学生知道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 3.学生会做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4.使学生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2.天气日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一段较长时期的天气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活动。 2.使学生知道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3.学生会运用多种感官和初步地使用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4.让学生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1.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的特征。 2.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3.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 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