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主要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五部分,属于中考必考知识点,是继一轮复习后的第一个专题。《课程标准》的要求是1、能正确书写常用的化学用语2、理解化学用语的涵义并能正确应用。
再探无现象反应发生的证据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酸、碱、盐分别有哪些化学性质并会综合应用这些性质。 2、 通过对酸碱盐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的求同能力和回归总结的能力。 3、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典型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纠错。 难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通过蒸馏水的制备、碘水中碘的萃取的学习,建立根据混合物组分的特征采取合适分离操作的思维模型,通过Cl-检验的学习,初步理解干扰离子排除的方法。2。初步学会蒸馏、萃取、分液操作的实验技能,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通过粗盐提纯的学习,建立物质分离、提纯及SO离子检验的思维模型,并体会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除去的原则和方法。2。能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粗盐的提纯,体会实验条件的控制对完成实验的作用,掌握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及适用范围。
第4课时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微观粒子间的关系。2。建立n、M、Vm、c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及进行简单计算的思维模型。 一、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计算 1.根据定义式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1)已知溶质的质量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及其微观粒子间的关系。2。了解容量瓶的特点、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并学会误差分析,培养创新意识。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理解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能叙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变化,建立n、m、Vm之间计算的模型,熟悉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及其构成,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与应用。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变化,建立运用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之间计算的思维模型。
本章总结 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二、常用化学计量之间的关系 三、配制100mL0。40mol·L-1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示意图 1.易错判断排查练 (1)试管、圆底烧瓶、坩埚、蒸发皿均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 (2)量筒、容量瓶均标有使用温度(√)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