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其他教案 > 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

  •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水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 1、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3、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蒸气。 4、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这个过程叫凝结。

  •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水》第2课水沸腾了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 3、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 4、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水第3课水结冰了教案

    【学习目标】 1、科学概念: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过程与方法: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第4课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生在观察了水结冰的变化过程,了解到结冰使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同时也产生了继续探索的兴趣,由此自然地继续开展观察水变化的探究活动。在本课,学生将经历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从固态到液态),我们希望学生在关注冰状态发生变化的同时,还能注意到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其他现象。

  •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水第5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

  •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水第6课加快溶解教案

    6 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探索“加快溶解”的过程中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2.引导学生在“哪一块食盐溶解得快”的活动中,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并认识影响物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几个因素。 3.引导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大胆设想,精心设计,并能控制实验条件,用对比法的原理进行科学的验证过程。

  •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水第7课混合与分离教案

    【学习目标】 1、科学概念:知道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分离方法的兴趣。

  •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上)第一单元水第8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

  •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空气第1课感受空气教案

    1.感受空气 【教材简析】 《感受空气》是第二单元《空气》的单元起始课,本课主要借助生活中与空气密切相关的物体来深入研究空气的特征,如占据一定空间,有质量,可以流动,能被压缩等,同样也选取了空气和另外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与固体、液体之间的相同点,进而对这些相同点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为本单元中持续学习空气做铺垫。

  •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上)第二单元空气第2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教材简析】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空气”单元第二课,通过对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本课通过系列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