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区域农业发展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3、2 河流的综合开发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 2、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3、学会运用图表与资料,分析大坝建设的意义,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理解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 3、了解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 4、理解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的资源条件及意义。 5、理解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 6、了解科技创新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7、理解山西省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学会知识迁移,为我国其它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出谋划策。
教学重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教学难点: (1)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 (2)以亚马孙雨林为案例,初步了解不同区域内的森林、湿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不合理开发产生的危害以及治理的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标要求】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标要求】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以某农业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的发展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标要求】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以某农业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的发展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3.2 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课标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教材分析】 本节以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说明了河流的综合开发。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构成了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由于没有注意到流域的整体性,产生了不良的后果。教材最后指出了河流正确的开发方向——流域的综合开发,充分利用流域内的自然条件,改造不良的自然条件,使得整个流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 区域发展一方面要对区域的自然条件实施改造,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区域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节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明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材首先开门见山地点明了能源基地建设的三大条件,接着又说明我国对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三项措施,指出能源基地建设中存在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