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质灾害
【学习目标】
1、联系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我国地震的分布和成因;结合我国人口、城市分布,理解地震灾情的空间差异。
2、联系我国地形、地质、地貌和降水特点,分析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和形成原因。
3、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理解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对生存发展的危害。
4、认识地质灾害的危害,增强关心生存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危害;
难点: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
(2)我国有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青藏、新疆多发区分布在西部,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的北东边界;华北和台湾多发区分布在东部,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3)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因此地震频发。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7。8级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的地震灾害在以往的地理学习中已经多次遇到,对原因也有所了解,引导学生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原因最好。
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
思考: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为什么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1)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2、分布特点
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我国泥石流和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