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病毒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病毒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说出病毒的形态分类、结构组成。
2.观察噬菌体繁殖过程示意图,概述病毒繁殖的过程示意图。
3.通过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来认识病毒的种类,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观察思考,说出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
5.通过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6.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教学方法及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途径知道了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等是由病毒引起的,对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措施有亲身经历,对艾滋病毒在全球的发展趋势、预防措施等也有所了解,为利用讨论、交流等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做好了铺垫。
由于病毒十分微小,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因此学生对病毒的认识是非常抽象的。学生对于病毒的认识是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的,但是往往局限于影响人类健康以及给农业、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方面,缺乏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客观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来增强对病毒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客观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病毒的生命活动和传播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选择自主自学、合作探究、知识整合等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生一起体验知识的生成的过程,同时启发学生对事物要从正反两方面去观察、去思考,化害为利,为人类拥有健康的生活服务。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病毒的资料和相关图片。
学生:学生收集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学生按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一名发言代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5分钟) 教师展示图片表格,通过对比的方式复习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动物细胞 无 有 有 有 无
植物细胞 有 有&nbs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