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蚯蚓的形态结构及运动方式。
3、举例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重点:
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三、教学难点
各代表动物的结构。
四、教学用具
课件、蚯蚓、挂图、尺子、玻璃板、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动物世界视频,能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
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的——动物。
地球上的动物可以首先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本节课来学习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
(二)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学习一类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请同学们观看录像边放录像边讲解。然后播放水螅的捕食过程。
讨论:
1、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
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
指导学生讨论。师生一块儿得出结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口无肛门,体壁仅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
扁形动物
设问:请同学们看猪肉绦虫成虫的标本,观察它的体形与腔肠动物水熄的体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又一类动物--扁形动物。
1、课件展示猪肉绦虫形态图.
2、出示血吸虫挂图,学生观察形态。
3、观察涡虫形态。
指导学生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
课件播放蚯蚓。
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蚯蚓
讨论:
1、尝试描述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
2、用手触摸蚯蚓会有何感觉?
3、尝试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
4、怎样区分蚯蚓的前后端。
5、大雨过后蚯蚓为何爬出地面?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结:
通过本节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