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一个这样的老师》第一课时学案分析
24 一个这样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引导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怀特森老师的做法,懂得在学习中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课叙事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3.帮助学生会认“觑、黠、抿”3个字,会写“凯、觑、博、抿、轿、勉、惕”7个字,掌握“面面相觑、博学、抿嘴、小轿车、勉强、警惕”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中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用事实和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坚持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怀特森老师的做法,并认识到其中的价值。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据题质疑 (展示课件第二屏)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四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看到这一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预设:这位老师是谁?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来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并且看看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二)(展示课件第三屏)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
(三)交流初读课文后对文中这位老师的认识。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这位老师的什么事,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试着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1.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的是怀特森老师在第一节科学课上,给“我们”讲了一种叫凯蒂旺普斯的动物。第二天测验,每一个同学的试卷都不及格。老师给“我们”解释了不及格的原因,并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逐渐地“我们”在怀特森老师的课上学会了探索,学会了“新怀疑主义”的学习方法。
2.理解词语。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看看课文的哪些段落写的是怀特森老师给我们上课,剩下的内容又讲了什么。交流后总结:(展示课件第四屏)
第一部分(第1~11自然段):怀特森老师给“我们”上课。
第二部分(第12~14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