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表里的生物》学案分析
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蝎、蟋、蟀、蝈”4个字。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一)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大自然中的什么声音?请描述一下。(学生发言交流。)(二)教师展示一组自然界中生物的声音。(如狮子、百灵、鹅、鹦鹉等。)(展示课件第三屏)讨论:出了这些有生命的东西外,有没有能发出声音的无生命的东西?(有。如海浪、风、石块撞击等。)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二)指名读课后生字(带词)。
(三)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1.“表里的生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2.文中有很多处心理描写,用横线画出来。
3.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展示课件第四屏)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五)师生交流自学情况:
1.首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第一个问题。 “表里的生物”及特别之处: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 (展示课件第五屏) (师生参与讨论。)
2.读一读你画出的心理描写。
(1)“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