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 > 正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鲁滨孙造船》学案分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六年级上册语文《鲁滨孙造船》学案分析

30* 鲁滨孙造船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生活态度。

2.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理解“不遗余力、微不足道、不可思议” 等词语。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重点: 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笛福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 (展示课件第三屏)视频播放鲁滨孙刚踏入荒岛的情景。

(二) (展示课件第四屏)笛福的资料。鲁滨孙是怎样在荒岛上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0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下面请你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写的是鲁滨孙在荒岛上造独木舟的这一故事。)

(二)学生自主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

1.汇报交流识字及理解词语方法。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细读领悟

(一)跳读全文,边读边画出你感受深刻的句子,想一想:鲁滨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画出句子或作批注。

(三)小组内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全班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发言,展示相关课件第五、六、七屏。)我不遗余力去干这件工作,结果白费心思和力气,浪费了我整整三四个星期的时间。

1.“不遗余力”是什么意思?

2.从“白费”“浪费”“三四个星期”这些词语你体会出什么了?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既然课文要写鲁滨孙造船,为什么还要写他花大力气去修船呢?)

3.全班交流。

但是,我要去海岛对面大陆上的愿望不但没有减退,反而因为难以实现而更加强烈。

1. 指名朗读句子。 2. 你觉得鲁滨孙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3

六年级上册语文《鲁滨孙造船》学案分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