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材的再度开发
在新的课改教学实践中,教师已不再是作为课程的单纯消费者和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策划者及地方教材设计者。教师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充分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根据目标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各地域的特点,灵活地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新编;抓住教材中的可变因素推波助澜,实现教材的“二度开发”,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高潮迭起,倡导有灵气的数学学习。
一、 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调整学习材料的呈现时机。
处于每一发展阶段的学生应当有适合他们自己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学习素材,应当经历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这样才能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如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已在幼儿园对1—5有了很多的了解,鉴于这样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出发,调整了学习材料的呈现时机。先在黑板上写出1—5的数,问:小朋友,黑板上的这些数你认识吗?(1—5)关于这些数,说说你知道什么?你能用桌上的学具表示吗?2除了表示2个圆片、2根小棒外还可以表示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兴致极高,然后老师再出示动物园这幅主题图,让学生把看到的物体数一数各有多少?同桌数一数。你是怎样数的?全班交流。这里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起点,把握主题图呈现时机,主题图并不是放在一个教学的开始,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练习的材料。以学生现有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选择了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材料,使用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充分思维加工,通过新知识与已有认识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对新知识的更充分的理解,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