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节肢动物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四章第五节的节肢动物。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为学习本节知识打下基础。本节安排了五部分内容: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沼虾的形态特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本节课先通过小组讨论得到蝗虫各部分的结构及相关数量,再通过对蝗虫教具的拼装熟悉蝗虫的形态结构;通过观察沼虾实物辨认其各部分结构,并通过找出与蝗虫相似结构的方法进行类比学习;最后通过归纳法得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善于表现自己,思维活跃,好动而且好奇心强,但是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直观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实物观察或拼装相应的结构图引导他们讨论、思考、发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蝗虫会暴食庄稼的身体结构特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观察、动脑思考,能拼好蝗虫的结构及认出沼虾身体的各结构。
(2)对多种节肢动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树立科学地利用动物资源和保护动物资源的意识。
(2)初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归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观看视频法、讲授法、提问法、类比法、归纳法、教具展示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蝗虫外形的教具;多媒体制作;煮熟的沼虾(每人1只),一次性杯子。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