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地理教案 > 高一 > 正文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9-01
: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2.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过程和原因。(重点)

3.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和措施。(重点)

4.学会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探寻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荒漠化

阅读教材P16第1至2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原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4.现状

(1)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遭威胁。

(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正误判断:

(1)湿润地区不会发生土地荒漠化。(  )

(2)沙漠化就是荒漠化。(  )

【提示】 (1)× 我国南方湿润地区由于植被遭受破坏,地表受流水侵蚀,导致红壤土层变薄甚至缺失,岩层裸露,形成红色荒漠。

(2)× 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它包括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它不等于沙漠化。两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教材整理2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阅读教材P16第3至5自然段,P17第1至3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概况

(1)位置: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2)范围: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3)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4)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

示意图

植被景观

荒漠

荒漠草原

温带草原

年降水量

50 mm~200 mm~400 mm

土地生产能力

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