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悟,推敲字词,读中品味、思考文中蕴涵的真谛。
(3)引导学生学习承担责任,学会用信念鼓励自己。
2.过程与方法: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中蕴涵的深意。面对人生的担子,要像作者那样敢于勇敢积极地面对!
教学重难点
(1)品读文章,引发学生更深的思考:人的一生就像“我”第一次砍柴的经历。
(2)引导学生学习承担责任,学会用信念来鼓励自己。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
我们一定也有难忘的一次经历,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接下来咱们一起体验作者第一次独特的挑柴经历,影响了作者的一生的《挑柴》;学了这篇散文你会有很深的感受,我想也能影响我们的心灵,鉴定我们的信心。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生词
2.体会课文内容细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这篇文章怎样围绕挑柴写了什么?(指名说)(去砍柴、砍柴、挑柴)
4.边读边思考:“我”第一次上山砍柴的经历是怎样的,有哪些体会?你是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画一画重点语句,读一读。
5.学生质疑:你们发现哪儿有不明白的问题?
6.熟读课文:带着自己的体会结合字、词、句读一读,小组谈一谈体会。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细细体会把感受批注在旁边。
8.小组交流感受
9.质疑:作者是不是很轻松的砍完柴,把柴挑回家呢?
汇总疑难问题:作者一开始脚就痛了,又转过了两个弯儿脚就更痛了,作者是怎样砍柴,捆柴,挑柴呢?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