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七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第8课时 综合与实践 节约1粒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用操作、计算等方法,综合运用乘除法的知识去感受13亿有多大,认识到13亿粒米的作用和价值。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调查,了解节约1粒米的重要性。
4。让学生受到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难点:让学生经历调查与计算的过程,进行反思交流,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学生吃饭时漏饭、剩饭,煮饭时漏米的录像。
教师让学生讨论:你看到了什么?他们的行为好吗?
学生讨论,谈谈不注意节约粮食的行为。
如果我们每天每人能节约1粒米,全国1天能节约13亿粒米,你知道13亿粒米有多重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索节约的重要性。(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
教师提出:数13亿粒米来称一称不就知道了吗?
学生提出异议:不显示,数13亿粒米要数多久啊?
师生讨论做法。
结论:1。称10g来数一数有多少粒,计算13亿粒里有多少10g。2。数100粒米来称有多重,知道100粒米有多重,就可以算出13亿粒里有多少个100粒,也就能算出13亿粒米有多重。
小组合作探索,借助天平,用数一数、称一称的方式探索100粒米有多重及10g米有多少粒等问题,学生探索时,教师参与指导。
学生操作后,最后全班统一信息。
三、想想说说
课件展示有关粮食问题的信息,指名学生谈感想。
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继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13亿粒米有多重、这些米可供多少人吃1年及这些大米能值多少钱等问题。教师参与指导,并提示:要计算这些米可供多少人吃1年,还应知道什么信息?根据了解的信息算一算。
13亿这个数大吗?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的作用大吗?我们在生活中应怎么办呢?
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和课件说说自己的感想,说一说自己1个月浪费了多少粒米,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