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与和声》
教学目标
(一)确立依据
核心素养
勤于反思: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社会责任: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
课标依据
《单音与和声》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本框题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二)具体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集体、涵养自觉遵守集体共同规则、规范的品格。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2.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能力。
3.知识与能力
知道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一致有冲突,找到化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冲突的办法;明白如何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知道坚持集体主义。
(三)重难点
重点: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难点: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
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个体主动地构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基于此理论,在教授“单音与和声”部分时,采用活动学习法,设计多样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多样的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