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中所描绘的宋仁宗时期,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2、分析词中写景的妙处,即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意象的组合展现杭州人物之盛和风光之美的。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词中所运用的意象,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熟悉诗歌,朗读《望海潮》,多媒体展示诗歌的节奏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琦,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大家朗读完了是不是注意到:这首词与《雨霖铃》最不一样的是这首词意境扩大,情感豪迈。而且,从朗读的角度来看,它的节奏特别的整齐,对仗多,要人一口气念下去,朗读起来感情越来越激越,造成一种宏大的气势。不像《雨霖铃》那样节奏长短相间,朗读起来缠绵悱恻。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