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总结 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1.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氯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微观和宏观结合的角度理解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及实质,能解决铝与酸、碱溶液反应的比较与计算等问题。2。通过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转化与计算,建立化学方程式中有关计算的思维模型。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知道活泼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而钠、铁还能与水发生反应,并明白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初步建立基于类别、核心元素价态等认识物质性质的核心角度。2。通过钠与水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探究及生成物的检验,初步掌握实验方案的设计,仪器组装,能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并理解钠与酸、碱和盐的反应。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金属的原子结构分析金属的通性,熟悉金属的存在形态、物理共性,通过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分析其他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2。通过实验探究钠、铝分别与氧气的反应,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进一步探究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的变化。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结合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提取证据,理解合金特性和化学性质,了解合金的分类、组成和用途。2。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主动关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问题,形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建立基于类别、核心元素价态等认识物质性质,设计物质转化的核心角度。2。通过Fe(OH)2、Fe(OH)3的制取实验,探究其性质;通过实验探究Fe2+、Fe3+的检验,探究铁的化合物的转化。3。能基于证据对铁的化合物的性质、组成及变化提出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铝盐、偏铝酸盐的性质。2。通过铝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理解,建立铝三角转化、氢氧化铝的制备、图像、计算方法的思维模型。3。通过氢氧化铝的两性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铝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认识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建立基于类别、核心元素价态等认识物质性质、设计物质转化的核心角度。2。通过Na2O、Na2O2分别与水、CO2的反应探究其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理解Na2CO3、NaHCO3的水溶性,与酸、碱反应及稳定性,完成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3。能举例说明Na2O2、Na2CO3、NaHCO3对生活、生产的贡献。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认识分散系的分类方法,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2。能基于证据对分散系的组成、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建立关于胶体的制备、性质并应用于解决相关应用的思维模型。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能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