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数学教案 内容列表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的内容

  • 三年级数学(上)教案《加法、乘法结合律》浙教版

    《加法、乘法结合律》教材解读 看与问 图中创设了小猴子荡秋千的情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情境:一只猴子坐在秋千上,另一只猴子正要跳上秋千,还有一只猴子已腾空而起。据此提问:“三只猴子一起上,行吗?”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用到三个数相加的计算。怎样计算三只猴子的总体重呢?“快上来!”到底谁先上来?不同的想可以分别列出不同的算式。如35+25+18或35+18+25,用情境来解释算理,说一说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对于增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是有帮助的。

  • 三年级数学(上)教案《加法、乘法的交换律》浙教版

    《加法、乘法的交换律》教材解读 把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穿插在两位数乘一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之间,一方面,可以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运算定律后,可以为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作铺垫。

  • 三年级数学(上)教案《简便计算》练一练三 (浙教版)

    《练一练三》 练一练三 第1题,可引导学生根据数的特征思考哪两个数相加或相乘可以得到整百数。从三个数扩展到四个数的简便运算,思考方法还是一样的。 第2题,可以要求学生先说说计算方法,再讨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对于548+685+212这样的算式,不能直接得到两个数相加等于整百数,可以就此展开讨论,把其中的数进行拆分和组合,如把548+685写成545+688,再把688与212相加。 

  • 三年级数学(上)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二)》浙教版

    《两位数乘一位数(二)》教材解读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次进位竖式计算,其中十位叠加进位是学习的难点。十位叠加进位是指个位相乘的进位数与十位相乘的积的十位相加。

  • 三年级数学(上)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二)》练一练一 (浙教版)

    《练一练一》 第1题,可以先计算,再比较不进位与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13×3=39(人),13×7=91(人);12×4=48(人),17×4=68(人)。 第2题,引导学生回忆算理,讨论框里的数是哪些数相乘得到的。个位算起与十位算起相比较,要特别注意个位积进位。

  •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浙教版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 本课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要求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多样化的过程。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出两位数乘法应当用口算还是笔算,但实践表明,只要训练得当,是完全可以口算的,当然,不能因此而忽视笔算。作为起始课,要让学生了解各种计算方法,并沟通相互之间的联系。至于熟练地掌握计算技能,可以通过后面的练习课来达成目标。

  • 三年级数学(上)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浙教版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 教学目标: 1、基本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乘法分配律、两位数乘两位数及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做深入铺垫; 2、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感受算法最优化; 3、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 三年级数学(上)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二)》练一练二(浙教版)

    练一练二 第1题、第2题,是十位叠加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训练。这种类型的题目容易出现错误,要加强训练与指导。

  • 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汇总教案(苏教版)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 整十或整百的乘法口算:(挡0法)先把乘数末尾的0挡住进行口算,再将挡住的0加到乘积末尾,挡住几个0就再加几个0。 2、 竖式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讲解时,要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要确保所有学生注意力都在黑板上。讲解后,立即训练。】

  • 六年级数学(上)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第4课时图形王国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有关知识,理解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的意义。 2、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画图能力。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