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海-气之间水、热交换过程。 2、 理解海-气相互作用、洋流、大气环流对全球水热平衡所起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自然界自身具有很强的平衡能力。
3。3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通过对资料的阅读,概括、初步学会对景观特点的描述。从地理角度说明景观特点的形成原因 重点与难点: 景观特点的描述和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辩证地看待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和负面影响。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经济过分依赖旅游业会产生哪些弊病?记忆并理解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同时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辩证地看待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和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
第一节 现代旅游 学案 ●课标要求 对本节无要求。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对本节要求较低,故没做具体要求。 ●新课导入建议 “在空闲或是有较长假期的时候,你希望去干什么?若要外出旅游,想去哪儿?为什么?”导入新课——现代旅游。 ●教学流程设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认识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旅游资源 2。能够正确的给不同的旅游资源分类 3。掌握旅游资源的特性
我国的旅游资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资源 2.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教学重难点:
设计旅游活动 一、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 普通的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时,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有效性,即以最少的金钱和时间,获得最大的满足。 (一)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人们之所以更愿意选择更有名的旅游地,一是知名旅游地的旅游吸引力较大,二是其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也相对完善。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条件。 2.初步学会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