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目标】 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学习重点】
13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1.以品、读结合的方式赏析诗歌,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 2.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
12 《诗经》二首 《关雎》 【学习目标】 1、 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2、 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3、理解诗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美好情境。 【学习重点】 1、在诵读中体会这首古诗的内涵。
10 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一、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及虚词。 二、理解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特点。 【知识链接】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
6敬业与乐业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初步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名言警句,品读论述过程中起话题转换和推进作用的词语和句子。 4.把握文本主旨,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第1课时
望岳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编写时间 年月日 修改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望岳》 授课班级 教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作者生平;泰山的有关知识;字音、字形;
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23。《诗经》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过程: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