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采集土壤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学会制作土壤标签;在采集土壤标本的时候能够认真观察记录自己的发现。 2、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采集标本活动,初步发现土壤中的成分,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3、科学态度、STSE 对研究土壤产生兴趣。 发现不同地点的土壤有所不同,觉察人、植物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的种类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会做土壤鉴别类型的实验。 2、能够开展小调查活动,了解本地土壤类型。 3、能够做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实验。
2.5 珍稀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例说出几种常见珍稀野生动物的名称和他们的生存状况。 (2)阐明造成珍稀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原因。 (3)说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具体措施。
2.5 珍稀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初步了解一些动物稀有的原因,并初步了解一些保护珍稀动物的做法。 2、科学探究 发展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学会从资料中获取珍稀动物特点及珍稀原因,发展表达与交流能力。 3、科学态度、STSE 乐于搜集珍稀动物的资料,并积极主动与他人分享;逐步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第四课 哺乳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胎生、哺乳。 2、科学探究 形成归纳概括哺乳动物共同特征的能力,在判断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的过程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3、科学态度、STSE 形成研究哺乳动物的兴趣;认真观察比较、积极主动进行判断活动,敢于表达想法,乐于交流。
2.4 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 2、阐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三课 鸟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尤其是体表长有羽毛,头部长有喙。 2、科学探究 继续发展观察比较找相同的能力和从相同之中确定鸟类独有特征的能力。逐步形成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的思维能力。
2.3 鸟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能用归纳的方法总结鸟的共同特征。 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知道鸟的共同特征。
第二课 鱼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鱼的共同特征:体表有鳞,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终身生活在水中。 并能用此共同特征对更多动物是否属于鱼类做出正确判断。 2、科学探究 进一步发展归纳概括推理能力,通过亲身经历,逐步熟练运用找共同特征的科学方法。继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