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珍稀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初步了解一些动物稀有的原因,并初步了解一些保护珍稀动物的做法。
2、科学探究
发展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学会从资料中获取珍稀动物特点及珍稀原因,发展表达与交流能力。
3、科学态度、STSE
乐于搜集珍稀动物的资料,并积极主动与他人分享;逐步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初步了解一些动物稀有的原因,并初步了解一些保护珍稀动物的做法。
难点:发展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学会从资料中获取珍稀动物特点及珍稀原因,发展表达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特有野生珍稀动物的PPT或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提前搜集中国常见的一些珍稀动物的资料(具体要求: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珍稀的程度、珍稀的原因等等,鼓励学生制作PPT)。记录笔,活动手册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导入语:在大自然已知的150多万种动物中,有些野生动物由于各种原因,数量急剧减少,逐步面临灭绝的危险。这些动物称为珍稀动物。
(2)提问:你知道哪些珍稀动物呢?请说出它们的名字。(根据回答,教师板贴或板书珍稀动物的名字)
(二)新课学习
1、搜集珍稀动物的资料
(1)教师进行资料分享示范。选择教材P22或P23中的一种珍稀动物,教师介绍自己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然后呈现最终的成果,边播放边介绍,注意语调、节奏的配合。
(2)学生分组整理课前搜集好的资料,做好分享准备。
(3)各组进行分享、展示。
(4)相互评议。
(5)补充介绍:对照教材,结合已经分享的内容,我们还知道哪些珍稀动物?讲讲它们的故事。
(6)思考:动物濒危的原因是什么?动物种类不断减少会造成什么后果?
(7)拓展: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要保护动物资源。据1975年在湖北出土的竹简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制定的《田律》就有了保护处于繁殖期的动物的明确规定。
(8)讨论:我们有什么办法保护动物?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