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无现象反应发生的证据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酸、碱、盐分别有哪些化学性质并会综合应用这些性质。 2、 通过对酸碱盐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的求同能力和回归总结的能力。 3、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典型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纠错。 难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化学用语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常用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 2.能简便、确切地使用化学用语表达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变化。 3.提高应用化学用语进行思维和综合演绎的能力。
一、 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第一部分 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一、 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 的变化。例:石蜡熔化、 化学变化——有 生成的变化 例:煤燃烧、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 )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则一定有 ,有物理变化则不一定 有 。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 、 、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以及其 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 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和 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 和 构成的;分子的 和 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 会破裂,而 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 和 ,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2.4《化学与生活》单元复习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六大营养素(重点),及其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2.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元素的分类,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难点); 3.知道什么是有机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4.知道常见的三大有机合成材料(重点),并能识别,了解其应用。
12.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简单了解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 2.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3.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4.通过学习,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