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例1《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特点。
2.能够利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以及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
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互动,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接下来的这节课由我们共同合作完成,你们愿意吗?你们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吗?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白俊龙,属猪的,今年36岁!(板书)你们有属猪的吗?
指名:你今年多大?(板书)
师:你们能算一算老师和这名同学的平均年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36+12)÷2)我们计算出来的24就是36和12的平均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如何求平均数。
2.引入课题并板书:求平均数
二、新授
师:请同学们看白板。
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叫同学说一说从统计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从统计图上获取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演示。
2.课件出示要求的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3.前后桌合作,完成学习单。
师:请前后桌之间的同学合作解决,边做边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4.指名汇报,白板演示,总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1)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出“移多补少”的方法。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在统计图上是如何操作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白板演示。)你们能给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起个名字吗?
(2)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出“先和后分”的方法,板书解决例题的算式。
师:你们是如何计算的呢?谁愿意分享一下?(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算式。)你们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先和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