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即大洋环流,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也是自然地理部分的经典内容。洋流的分布规律、大洋环流的过程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之一。本节教材共两目。第一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主要阐述了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形成与环流方向,并通过“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说明实际洋流的分布更为复杂。第二目,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阐述了洋流及其变化对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环境污染几方面的影响。这些内容综合体现了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影响的辩证关系。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洋流的分布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是大洋洋流的名称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大洋环流模式简图的绘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盛行风、洋流、气候、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感受自然环境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影响的辩证关系。
(3)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进一步认识地理是对终生发展有用的-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性并做到趋利避害。
3、内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