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范围,以及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2.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
3.理解东北农业布局特点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地理条件
阅读教材P60至P62前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概况
(1)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
(3)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2.自然条件
自然要素
表现
影响
气候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
地形
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1)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
正误判断:
(1)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是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中最难改造的。( )
(2)热量不足是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
(3)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本区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
【提示】 (1)×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2)√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因此获得热量相对较少,热量不足成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 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教材整理2 农业布局特点
阅读教材P62最后一个自然段至P64第1自然段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