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运动的速度(二)
学习目标
1.学会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掌握解答物理计算题的基本格式。
2.进一步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能进行平均速度的计算。
课前学习
复习回顾
1.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_,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一个________,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______比。
2.平均速度的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s表示_________________,t表示_______________。
3. 完成以下单位换算:(1)1080km/h=_________m/s; (2)6.8×108nm=_______m
(3)6.5m/s=_________km/h;(4)1.5min=_________s;(5)7200s=________h
课堂学习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例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 )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 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及时练习1]1.如图所示是路程—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是速度—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
例2:在机场高速公路入口处有一标志牌,如下图所示,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至少行驶多少分钟才能到达机场?
分析:图中标志牌“9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牌“机场38km”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中要求我们求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所用公式是_____。
概括与小结:①解答物理计算题的格式要求有: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