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轮椅上的霍金
【教材分析】
《轮椅上的霍金》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是一篇讲读课文。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霍金。文章主要写了身患卢伽雷氏症的霍金从21岁开始就只能依靠轮椅,借助各种机器设备才能完成交流。但即使是在这样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他依然凭借着惊人的毅力成功撰写了《时间简史》,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全文高度赞扬了他勇敢顽强的生命力量和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课文共有12个自然段,分成三个部分来叙述。第一至二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简要介绍霍金的身体状况,并交代他的社会地位,被称作“宇宙之王”。第三至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具体叙述瘫痪40年的霍金在病魔的残酷折磨下却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第八至十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染了大众。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叙述具体。
【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加之《轮椅上的霍金》又是一篇人物介绍,记叙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的生平事迹,赞扬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魅力,这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应该不难。难就难在文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术语和相关的物理知识会让学生觉得陌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指导。
【教学策略和设计说明】
这篇文章较长,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展示霍金的人格魅力:一是他遭受了残酷的命运折磨,终生禁锢在轮椅上;二是他在令人难以想像的艰难中成为科学巨人。所以在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课时,首先抓住“残酷命运”这一部分,由“顶礼膜拜”这个词语入手,通过两组鲜明对比:一是身体的残疾和科学成就;二是世人感叹命运的不公与霍金的豁达。让学生充分感受霍金的顽强和乐观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熟练掌握课后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
3.认真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4.联系上下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归纳为什么说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感悟霍金不仅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抓住文中的有关词句进行理解,归纳为什么说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霍金的资料;准备学生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术语加以通俗易懂的解释。
学生:预习课文;翻阅相关科普读物,了解主人公的相关情况。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