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物理教案 > 八年级 > 正文

:八上物理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新人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8-01
:

第3节 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用具

录像带(超声、次声、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录像机、电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多媒体展示几种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

学生欣赏并交流讨论,自然界中的声现象非常多,声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的应用,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声与信息

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说明了人们可以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对这些例子,可以分类吗?按怎样的依据来分好?

1.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轰隆隆的雷声——预示下雨

听诊器听心跳声——诊断心脏的情况

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

汽车修理师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

小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次声波传递信息

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

次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

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这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

【课件展示】 介绍2005年海啸死亡人数和其强大的破坏力。

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在印度夺去约10 000人性命,斯里兰卡40 000余人遇难,而印尼的死伤人数为23万人之多。这可能是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可是,大多数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要比风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

八上物理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新人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