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一数学 内容列表

有关“高一数学”的内容

  • 高一数学教案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3.3.1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知识内容来说并不是很难,但从解析几何的特点看,就需要培养学生如何利用直线方程来讨论其特点,得到直线交点,以及交点个数对应于直线在平面内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两直线一般方程的系数的变化来揭示两直线方程联立解的情况,从而判定两直线的位置特点,设置平面内任意两直线方程组解的情况的讨论,为课题引入寻求理论上的解释,使学生从熟悉的平面几何的直观定义深入到准确描述这三类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用交点

  • 高一数学教案 §2.2 直线 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一、教材分析 空间里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中,平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它不仅应用较多,而且是学习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基础.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是以否定形式给出的用起来不方便,要求学生在回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的基础上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本节重点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 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人教A版)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一、课标要求: 教材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当作三种重要的函数模型来学习,强调通过实例和图象的直观,揭示这三种函数模型增长的差异及其关系,体会建立和研究一个函数模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具体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 § 1.3.2 函数的奇偶性 (人教A版)

    § 1.3.2 函数的奇偶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态与价值: 通过函数的奇偶性教学,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 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 § 1.2.1 函数的概念 (人教A版)

    § 1.2.1 函数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 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与意识.

  • 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人教A版)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 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人教A版)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使用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 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人教A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课标要求: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 高一年级数学教案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一课时 对数的概念 三维目标定向 〖知识与技能〗 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恒等式及常用对数的概念,领会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从指数函数入手,引出对数的概念及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得到对数的三条性质及对数恒等式。

  • 高一年级数学教案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 2、根据图象分析指数函数的性质 3、应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幂的大小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