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使学生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作用。 3、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019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总分 。 一、基础。(42分)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9分) (1)“跃”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跃”可以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崩”是______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崩”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倒塌;②破裂;③崩裂的东西击中。“山崩地裂”中“崩”应选意思___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2.学生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3.学生会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4.让学生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4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培养学生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的能力。会制作柱形图表 3.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测或理解。 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6.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问题讨论,并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2.使学生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能认识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 4.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定量研究的概念。 5.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知道一些气体也能溶解度于水中。 3.培养学生实验研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4.使学生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之间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 3、能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现象,能通过溶解现象得到结论。 4、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让学生观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通过实验学生能比较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相同与不同。 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4.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
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1. 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2. 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